2024年考生家长要提防什么行为
本文目录一览:
@常德的广大考生和家长:谨防这些招录“陷阱”!
1、考生和家长要从正规渠道了解、确认考试招生政策和信息,时刻保持清醒头脑,收到来历不明的通知书要仔细甄别,切勿轻信。一旦发现受骗,请及时报警。
2、随着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开始,针对考生与家长的“招生陷阱”也开始出炉。教育部发布预警,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谨防两大类招生诈骗,分别包括“花钱可买大学名额”的诈骗以及“故意混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”的诈骗。以下是常见的诈骗形式和典型案例。
3、还有的自称是高校或招生办某领导的熟人、亲戚、朋友,有办法“低分高录”,或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,通过花钱“打点”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,以此骗取考生和家长的钱财。警方提醒:正规招录过程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,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、指标费等的,都是诈骗行为。
高考志愿填完后应该注意什么
1、必须保管好个人账号和密码。考生个人信息(含成绩、志愿、录取等信息)只能凭考生本人的账号和密码进行查询。由于个人原因,发生账号和密码被盗,造成信息泄露、志愿被冒充填报或修改,责任由考生本人自负。
2、高考填报志愿注意事项 忘记密码的同学:可以通过系统修改密码。选择要填报的批次进入填报页面,按志愿样表上的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填到志愿栏内,千万不要填错栏目。填完志愿记得点击“保存志愿”按钮;否则,志愿信息就保存不了,等于没有填报志愿。
3、不能,考生网上填报志愿完成提交后,即视为与高校之间的志愿约定生效,录取时不得擅自放弃;考生的志愿信息任何人不得改动,否则,将依法依纪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。考生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密码,不要把密码透露给他人,更不要让他人代替填报志愿。
4、及时关注志愿状态,以免出现大危险 学生在填完志愿之后,录取状态也会出现不同的变化,比如自由可投、已经投档、院校在阅等状态,还会出现预退档或预录取,而当出现预录取字样的时候,也意味着录取的事情十拿九稳了,但还是要多多关注,依然会有退档的危险。
5、填好志愿记得“安全退出”,每次登录系统查询信息完成后,或中途离开计算机时,也要按照上述程序安全退出,避免密码或志愿被他人篡改。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一到,志愿填报系统将自动关闭,考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上网填报志愿。填完志愿记得点击“保存志愿”按钮;否则,志愿信息就保存不了,等于没有填报志愿。
6、填完高考志愿后应该注意的事情 高考是人生重要的一件事,除了要充分准备高考外,高考后志愿的填报也非常重要,如果志愿填报失误,会直接影响专业和以后就业问题,我给大家整理了填报志愿后的六点注意事项:反复核对个人填报信息 在高考志愿填报结束后,不要急于提交,最好再对填报页面进行详细的检查。
高考分数陆续发布有哪些诈骗伎俩需要提防?
诈 骗伎俩一:黑 客技 术改 分诈 骗 诈骗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想早日知道成绩、顺利通过考试的心理,通过网站、邮件、聊天工具、手机短信、电话等方式散布“考试未过,可内 部操作”、“内 部 加分”、“包 过”等诈骗信息,声称可以提前知道分数并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改 分,以此骗取事主转账。
教育部提醒,高考录取期间,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利用家长盼子成龙、盼女成凤的心态,通过伪造文件、私刻印章、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等方式,假冒高校招生人员、校领导亲戚等,谎称手中掌握高校“内部指标”“机动计划”“定向招生计划”“低分高录”“补录”等实施诈骗。
考结束,各类涉高考招生诈骗进入高发期。教育、公安部门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注意5大陷阱:①查分“木马”;②花钱“补录”;③花钱“改分”;④志愿“专家”;⑤“野鸡大学”。切实提高警惕,谨防受骗上当。